会计研究法是指通过系统化的途径、手段和工具,探索会计理论与实践规律的科学方法体系,其核心价值在于连接实务与理论,推动会计学科的创新发展。 关键亮点包括:方法论的多层次性(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具体技术方法)、实证与规范的互补性(实证关注“是什么”,规范解决“应该是什么”),以及动态演进特征(如大数据分析、跨学科融合)。
会计研究方法体系通常分为三个层次。方法论层面涵盖哲学思维(如辩证唯物主义),指导研究的基本方向;一般科学方法包括归纳法(从具体案例提炼普遍规律)和演绎法(从理论假设推导实务规则);具体技术方法则涉及实证分析(如统计建模)、案例研究(深度剖析典型企业)等。例如,通过回归分析验证企业盈余管理行为,或采用访谈法探究会计准则执行难点。
实证法与规范法的协同是重要趋势。实证法通过量化数据验证假设(如模型分析财务指标关联),强调客观性;规范法则基于逻辑推理提出价值判断(如会计准则的公平性设计)。两者结合可弥补单一方法的局限——实证缺乏价值导向,规范易脱离实际。当前研究常以实证数据支撑规范命题,例如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分析后提出信息披露改进建议。
跨学科融合加速方法创新。行为会计引入心理学实验,神经会计借助脑科学技术,环境会计整合生态学模型。这种交融拓展了研究维度,如通过眼动实验追踪投资者阅读财报的注意力分布,或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挖掘管理层报告中的风险信号。
掌握会计研究法的关键在于灵活匹配问题与工具。研究者需根据主题特性(如宏观政策评估或微观行为分析)选择方法组合,并持续关注技术前沿(如AI驱动的预测模型),以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与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