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乡村振兴培养本土人才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自2004年启动,旨在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将高等教育送到农村,为农村培养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使他们成为发展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带头人、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的带头人。
计划特点
- 远程开放教育: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通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及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将高等教育输送到县和中心乡镇的学习点。
-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农村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应该是“扎根农村、献身农业”的应用性高等专门人才。
- 招生对象:面向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的农村青年,鼓励复员退伍军人、农业科技示范户、村干部等参加学习。
- 学习方式: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教学。
- 学籍管理:计划单列,注册入学,不转户口,就地上学,自主学习,累计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可颁发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
实施成效
- 覆盖范围广:计划已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累计招生超过102万人,培养毕业生超过71万人。
- 专业设置多样:开设了园林、园艺、农村区域发展、行政管理等本科专业,以及设施农业与装备、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等专科专业。
- 实践能力强:加强与地方龙头企业、种养殖基地等合作,建立实践教育基地,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 社会影响大:培养的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未来展望
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将继续发挥体系优势,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技术手段,培养更多乡村本土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将加强与地方合作,丰富专业设置,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为农村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管理”的实用人才。
通过“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教育部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人才保障,为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