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2024年第一号公告揭示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中的突出问题,涉及金额226.26亿元,其中84%问题集中于所属单位,暴露出违规培训、政务数据牟利、三公经费滥用等乱象,同时披露了部属企业通过虚假合资帮助民企挂靠为“假国企”等经营乱象。
-
预算执行问题下沉至所属单位:41个中央部门中,所属单位问题金额达189.97亿元,占比84%,凸显二三级单位成为违规“重灾区”。例如,24个部门283个节庆论坛活动通过报小开大规避审批,违规收费或摊派1.67亿元。
-
政务数据违规牟利成新苗头:4个部门所属7家单位利用13个政务信息系统数据,未经审批对外收费2.48亿元,如交通运输部下属企业通过数据收费1.45亿元,暴露数据监管漏洞。
-
三公经费与资产浪费严重:7个部门超需求申领预算6.92亿元长期闲置;1个部门投资5.45亿元建设酒店,9年累计亏损1.97亿元;另有单位违规列支三公经费7.49亿元,包括修建楼堂馆所和转嫁接待费用。
-
部属企业经营乱象风险高企:239户企业中,9户违规开展融资性贸易等高风险业务,形成损失风险13.69亿元;2户通过股权代持帮助870户民企挂靠为“假国企”,扰乱市场秩序。
-
整改与长效机制待强化:审计署已要求相关部门整改,但问题频发反映需加强预算监管与问责,尤其需遏制基层单位“下沉式违规”和政务数据商业化滥用。
提示:该公告为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敲响警钟,未来需通过技术监管(如数据开放透明化)和制度约束(如强化二三级单位审计)双管齐下,推动财政资金高效合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