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审计的基本流程可分为以下五个核心阶段,涵盖从准备到报告的全过程:
一、审计准备阶段
-
了解客户与风险评估
审计团队需熟悉企业行业、业务模式及内部控制,识别重大错报风险,并制定审计计划。
-
资料收集与风险评估
收集营业执照、财务报表、税务申报表等基础资料,通过函证、盘点等程序评估财务数据可靠性。
二、审计实施阶段
-
内部控制测试
评估内部控制有效性,包括设计审查和运行测试,确保财务流程合规。
-
实质性程序
-
细节测试 :核查应收账款、存货等具体项目,验证账实相符。
-
分析性程序 :通过财务数据分析识别异常波动或不合理之处。
-
三、审计证据收集与调整
-
证据收集
通过函证第三方、实地盘点固定资产、审查合同发票等获取充分证据。
-
审计调整
根据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与管理层沟通并达成一致。
四、审计报告编制与提交
-
报告编制
汇总审计结果,出具无保留/保留/否定/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并附注披露重要事项。
-
报告提交与后续
将报告提交企业并备案,关注后续可能影响报表的重大事项。
五、审计总结与归档
-
质量控制与总结
审计机构内部审核报告质量,审计团队总结经验教训。
-
工作底稿归档
整理审计资料并归档,为后续审计或监管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