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科目采用“3+1+2”模式,共6门课程,包括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以及物理/历史(2选1)、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选2)3门选考科目,总分750分。
-
科目构成:
- “3”: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日语等6种语言)为必考,每科150分,总分450分。外语考试包含听力与笔试,部分省份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 “1”:物理或历史中任选1门,满分100分,按原始分计入总分,体现文理基础学科差异。
- “2”: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满分各100分,以等级赋分计入成绩,确保科目间公平性。
-
考试安排:
全国统考科目(语数外)于6月7日—8日进行,选考科目紧随其后,由省级命题,考试时长与形式因科目而异。 -
组合优势:
“3+1+2”提供12种科目组合,打破传统文理分科限制,兼顾高校专业要求与学生兴趣,促进个性化发展。
高考科目改革强化了选择性与科学性,考生需结合自身特长与目标专业合理选科,为升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