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135题的分数分配通常根据题型难度和权重动态调整,但一般遵循“常识判断(20题)、言语理解(25-30题)、数量关系(10-15题)、判断推理(30-35题)、资料分析(15-20题)”的框架,总分100分。 不同省份或考试可能微调题量和分值,但核心规律是: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占比最高(共约60%),资料分析单题分值较高(约1分/题),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分值较低。
-
常识判断(约10分)
通常20题,每题0.5分,涵盖政治、法律、科技等广泛领域。因覆盖面广、单题分值低,建议快速作答,避免耗时过长。 -
言语理解(约30分)
题量最大(25-30题),每题1分左右,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等。重点考察逻辑与语感,需通过高频练习提升速度和准确率。 -
数量关系(约10分)
10-15题,每题0.8-1分,涉及数学运算和数字推理。难度较高但分值不低,可优先解决简单题型,难题适当放弃。 -
判断推理(约35分)
占比最高(30-35题),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等,每题1分左右。规律性强,掌握技巧后易提分,建议重点突破。 -
资料分析(约15分)
15-20题,单题分值最高(约1分),考查数据提取与计算。虽需精准但技巧固定,通过练习可接近满分,是拉分关键。
总结:行测135分的分配凸显“重能力、轻记忆”特点,判断推理和言语理解是核心,资料分析需稳拿,数量关系与常识判断合理取舍。备考时需针对高分模块专项训练,并模拟实战时间分配,以平衡速度与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