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最美跑道”现象的核心在于以规矩守护公共空间之美,通过政府管理、群众参与和文化浸润的三重合力,实现外在景观与内在文明的统一。 这一模式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更成为社会治理创新的典型案例。
从杭州滨江跑道到成都天府绿道,国内城市慢行系统的建设热潮中,黑龙江的实践独树一帜。其成功关键在于将“规矩意识”融入跑道设计、使用和维护全流程:政府通过细化执法清单、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对逆行、占道等乱象精准治理;市民自发组建监督队伍,通过“随手拍”举报违规行为,形成共治氛围;当地还挖掘闯关东精神、北大荒精神等文化基因,以“最美规矩”主题宣传活动强化价值认同。
技术赋能是黑龙江经验的另一亮点。部分跑道引入智能监控系统,实时识别危险行为并语音提醒,既降低管理成本,又提升响应效率。通过“跑道+文旅”模式,将农耕文化、冰雪艺术等元素融入景观设计,使公共空间成为传递地域文化的窗口。
这一案例证明,公共空间的“美”需要刚柔并济——既要有制度的刚性约束,也要有文化的柔性滋养。未来可探索数字化管理工具与社区自治的深度融合,让“最美”从跑道延伸到更多城市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