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用天然气价格因地区、供需及政策而异,部分区域呈上涨趋势,部分则有下调可能,需持续关注动态。
商用天然气价格受国际能源市场波动、地区政策及供需关系影响显著。如北京市因冬季供暖需求激增和上游气源成本上升,自2024年11月15日至2025年3月15日对非居民用气价格阶段性上浮0.47元/立方米,发电用气涨至2.7元/立方米,工商业最高达3.3元/立方米,而居民用气价格维持2.1元/立方米不变,体现民生优先原则。与此部分地区的商用天然气价格呈现下降趋势,例如爱沙尼亚能源公司Elenger因全球天然气价格下跌及冬季需求减少,计划于2025年6月将灵活套餐价格降至每立方米0.54欧元(含增值税),反映了国际市场供需变化对价格的影响。
定价机制方面,商用天然气通常采用成本加成或市场化定价模式。如富顺县非居民用气价格由上游门站价与配气价格构成,当前执行价格为4.36元/立方米;而北京市通过差异化阶梯定价缓解企业成本压力,如城六区与郊区存在价差。部分国家允许企业根据市场自主调整价格,但需遵循政府监管框架,避免价格操纵。政策调整上,多数地区冬季采暖季期间实施临时性涨价以保障供应,如北京已连续多年采用此机制;同时针对民生保障机构(如学校、养老院)维持原价或提供补贴,确保基本民生需求不受冲击。
国际能源市场同样影响商用天然气价格走向。全球天然气价格下跌时,企业采购成本降低可能传导至终端用户,如Elenger借助液化天然气(LNG)进口渠道优势,在供应稳定的前提下调整价格。欧洲冬季气温偏高、亚洲需求变化及地缘政治因素(如乌克兰谈判、挪威供应动态)均会左右价格波动,企业需灵活应对以平衡成本与竞争力。
商用天然气价格走势需综合区域政策、国际行情及供需数据判断。建议企业关注地方发改委政策调整及国际能源动态,合理规划用气成本;个人用户则应注意阶梯价格政策,优化用能结构以降低长期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