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测试的七个步骤可归纳为以下核心流程,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
前期交互(Pre-engagement)
与客户明确测试目标、范围、限制条件及合同细节,签订授权委托书,确保双方对测试目标达成一致。
-
信息收集(情报搜集)
收集目标系统的网络拓扑、操作系统、服务版本、开放端口等基础信息,使用工具如Nmap、Netdiscover、WHOIS查询等辅助分析。
-
漏洞探测(扫描与分析)
利用漏洞扫描工具(如Nessus、AppScan)检测已知漏洞,结合手动测试分析服务“旗帜”信息,识别操作系统、Web应用、数据库等潜在风险点。
-
漏洞利用(攻击与权限获取)
针对验证的漏洞,尝试获取系统权限(如提升管理员权限),评估漏洞危害程度,可能涉及SQL注入、跨站脚本等攻击手段。
-
后渗透测试(内网扩展)
在获取初始权限后,深入内网其他主机,寻找关键资产和敏感数据,评估攻击者可造成的最大破坏。
-
验证与修复(漏洞确认)
确认漏洞真实性和影响范围,与客户确认修复方案,协助实施补丁或配置调整以消除安全风险。
-
报告编写(总结与建议)
整理测试过程、发现的问题、漏洞详情及修复建议,形成详细报告提交给客户,便于后续安全改进。
注意事项 :不同流程可能因组织需求略有差异,但核心步骤保持一致。实际操作中需严格遵循授权范围,避免造成业务中断或数据泄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