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挤法
编制现金流量表最简单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直接法 和 间接法 ,其中倒挤法是间接法的核心步骤,适合新手使用。以下是具体方法及操作要点:
一、直接法(分项列示)
直接法通过逐项列示现金流入和流出,直观反映现金流动情况。需将现金收支分为三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1.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
-
现金流入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等。
- 公式: $$\text{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 = \text{主营业务收入} \times (1 + \text{税率}) + \text{其他业务收入} + \text{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text{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 \text{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 \text{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 \text{预收账款期末余额} - \text{预收账款期初余额} - \text{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
现金流出 :包括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及支付的现金等。
- 公式: $$\text{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 = \text{主营业务成本} \times (1 + \text{税率}) + \text{其他业务支出} + \text{应付票据期初余额} - \text{应付票据期末余额} + \text{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 \text{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 \text{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 \text{预付账款期末余额}$$
2.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
-
现金流入 :包括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等。
-
现金流出 :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投资支付的现金等。
3.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的计算
-
现金流入 :包括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
-
现金流出 :包括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分配股利、利息及利润支付的现金、支付其他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等。
二、间接法(倒挤法)
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非现金项目和经营性应收应付变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步骤如下:
1. 计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公式: $$\text{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text{期初货币资金} - \text{期末货币资金}$$
-
依据: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项目。
2. 调整净利润
-
加回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支出;
-
加回本期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应收账款减少);
-
减去本期新增的应付款项(如应付账款增加)。
3. 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
公式:
$$\tex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text{调整后的净利润} + \text{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text{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text{支付给职工及支付的现金}$$ -
依据:主表及补充资料中的数据。
4. 填列其他活动现金流
-
投资活动:根据投资支出调整;
-
筹资活动:根据筹资收入和支出调整。
三、注意事项
-
数据来源 :需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相关明细账中获取数据;
-
勾稽关系 :
-
主表: $$\text{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text{经营活动现金流} + \text{投资现金流} + \text{筹资现金流}$$
-
补充资料: $$\text{调整后的净利润} = \tex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text{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text{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
工具辅助 :可使用财务软件或Excel公式(如SUM、VLOOKUP)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