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0年历史的"京南第一府"
河间市历史简介如下:
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地处京津石大三角中心,属环渤海经济圈。
-
面积约133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89.98万,下辖18个乡镇、76个居委会、563个行政村。
二、历史沿革
-
远古时期
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人类居住,春秋时期属燕国疆域。
-
秦汉时期
-
秦置武垣县(前206年),为河间县前身。
-
西汉高帝时建河间郡(前200年),后多次更名,至汉武帝时4次建河间国。
-
-
三国至隋唐
-
三国属魏,西晋、南北朝置瀛州,隋朝复称河间郡。
-
唐朝属河间郡或瀛州,五代归契丹管辖。
-
-
宋元明清
-
宋代置高阳关路安抚使,元改府为路,明属京师河间府。
-
抗日战争时期伪政府与民主政府并存,建国后属沧县专区,1990年撤县设市。
-
三、文化底蕴与荣誉
-
拥有2700多年历史,是"全国文化先进市""中国文化百强市",享有6张文化名片(名府、京南第一府)。
-
《诗经》发祥地,"实事求是"和西河大鼓发源地,河间歌诗、西河大鼓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经济发展与现状
-
工业以电线电缆、化工、纺织为主,是中国电线电缆生产基地。
-
农业特产包括金丝小枣、天津鸭梨,近年形成六大支柱产业。
-
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1997年通过国家小康验收。
五、地理特征
- 位于沙(子牙河)与唐(古寇水)交汇的九河之间,故称河间。
河间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兼具自然地理优势与人文精神,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