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迎来重大变革,采用“院校专业组”模式,志愿单位从“院校”变为“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即为1个志愿,可填报45个,每个院校专业组可选6个专业并决定是否服从调剂,专业调剂范围限于本组内,投档遵循“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原则。
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有显著改变。在志愿填报模式上,从之前的“院校”转变为“院校专业组”,这极大影响了报考策略。例如,改革前以院校为单位,1所院校算1个志愿,而改革后以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且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设置为45个,这意味着考生有更多组合选择。选考科目要求与院校专业组紧密对应,选考物理的考生只能报考物理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反之亦然,让考生的选择更具针对性。
在投档方面也有变化。首先是投档单位,过去投档到学校,如今投档到院校专业组,精准度更高。其次是专业调剂范围,以前能在同一招生院校(分文、理科)内的专业间调剂,现在只能在本校专业组内调剂,考生选择需更谨慎,要清楚专业组内专业是否都符合自己的预期。
投档模式分为非平行志愿和平行志愿。非平行志愿中,普通类按“根据志愿,从高分到低分,按比例投档”原则,按考生投档排序位次和高校确定的调档比例投档,调档比例在120%以内。提前批艺术类中符合条件生源提供给院校,由院校按规定录取。平行志愿则依据“考生之间,分数优先;考生志愿,遵循顺序”原则,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别按各自总分排序位次和高校确定的调档比例投档。当考生高考总成绩相需按特定规则排序,包括语文数学两科之和、单科成绩等。
投档模式还涉及不同科类。艺术类综合成绩按高考总成绩×50% +(专业省级统考成绩×2.5)×50%(保留两位小数)计算,体育类按高考总成绩×40% +(专业成绩×7.5)×60%(保留两位小数)。
在填报志愿时,考生要依据高校选考要求,选考物理的考生只能填报物理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选考历史的考生只能填报历史科目组合下的院校和专业。各省份普通类本科批一般包括A段和B段,考生最多可填报45个院校专业组志愿,每个院校专业组内6个专业,还有选择是否服从调剂的机会。艺术类和体育类按统考成绩,高职分类考试面向不同毕业生也有不同规则。 总的来说,2025年高考志愿填报规则复杂且多样,考生和家长要提前深入了解,谨慎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