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城集团董事长刘成云于2025年3月接任,标志着绿城正式进入中交集团全面主导的新阶段。这位56岁的央企干将以非执行董事身份掌舵,延续中交系对绿城的战略管控,同时保留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职务,凸显资源整合意图。其上任后迅速表态“行业止跌回稳”,并强调中交支持力度加大,未来或推动“房地产+基建”协同发展。
-
履历背景与战略定位
刘成云在中交体系深耕34年,主导过振华重工混改、中交地产重组等重大项目,以“实干派”风格著称。其任命反映中交集团对绿城“控股又控权”的整改需求,旨在强化央企对绿城的管理效能,尤其在投资决策与风险控制层面。 -
行业挑战与经营转向
绿城2024年销售额2768亿元(行业第三),但利润承压,存货高达2500亿元。刘成云提出“规避过热区块、聚焦一二线核心城市”的策略,同时关注非热点城市结构性机会,2025年拿地货值计划与去年持平,强调去库存与提质增效。 -
中交资源协同预期
随着中交地产退出房地产开发,绿城成为中交地产业务核心平台。刘成云将推动绿城与中交在融资、基建领域的深度协同,例如2025年已签署房屋建造等合作协议,未来或探索“产城融合”模式,利用中交基建优势补充绿城开发能力。 -
管理层延续与代建优势
老臣郭佳峰接任绿城房地产集团董事长,延续“轻重并举”战略,代建业务连续9年市占率超20%。刘成云团队或进一步放大代建第二增长曲线,结合政策支持的城中村改造机遇,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绿城此次换帅是央企深化管控的关键一步,刘成云的基建投资经验与资源整合能力,或为绿城在行业调整期注入新动能,但需平衡规模扩张与利润目标的矛盾。未来战略落地效果与中交支持力度,将决定绿城能否稳住头部房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