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老年人乘公交车新规核心变化:从“一刀切免费”转向“分时段、分年龄、积分制等精细化优惠模式”,既保障老年人出行权益,又缓解公交运营压力。 多地政策调整后,高峰时段拥挤度下降20%,运行效率提升17%,同时通过交通补贴、错峰优惠等方式确保老年人福利不受损。
-
分时段差异化收费
江苏、重庆等地实行高峰全价、非高峰免费或半价。例如江苏规定60-70岁老人非高峰半价,70岁以上全天免费;重庆工作日早高峰需购票,其他时段免费。此举有效分流老年人与上班族出行需求。 -
积分制与次数限制
广州为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放300积分,高峰乘车扣3分/次,非高峰扣1分,积分用尽可半价乘车。成都对65岁以上老人每月限免40次,超次半价,并补贴低收入群体100元/月。 -
年龄分层与补贴替代
上海自2016年取消免费公交,改为按年龄发放75-600元/月综合津贴。扬州将免费年龄从70岁降至65岁,65岁以下享半价。部分城市试点“梯度优惠”:65-70岁半价,70-80岁三折,80岁以上免费。 -
财政压力与双赢改革
北京公交人均成本9.68元,票价仅2元,年补贴253亿元仍亏损。新政通过优化资源分配,年省财政补贴156亿元,用于提升服务质量。老年人非高峰乘车比例提升26%,安全事故减少。 -
适老化服务同步升级
多地配套推出低踏板公交车、无障碍站台改造、“敬老专线”等,扬州还要求司机“缓起步、稳行车”,降低老年乘客乘车风险。
提示: 老年人可关注本地政务平台申领新式敬老卡或电子凭证,合理规划出行时段以享受最大优惠。政策调整旨在长期可持续,核心福利仍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