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文献综述
工程造价作为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其研究现状与实践发展可总结如下:
一、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造价直接关联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我国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超40万亿元,工程造价占比超20%。其管理贯穿项目全周期,包括可行性研究、设计、招投标、施工及竣工结算等阶段,通过优化方案可降低工程造价5%-10%。
二、管理方法与技术革新
-
管理转型
从粗放型向精细化、科学型转变,注重市场规律与价值规律,形成工程量清单计价、综合单价计价等成熟方法体系。
-
技术应用
BIM技术实现设计、施工、运维全生命周期协同,2018年我国BIM市场规模达200亿元,年增长率超20%。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为造价管理提供新方向。
三、国际经验借鉴
发达国家如美国将工程造价分为软费用(如土地、设备购置)和硬费用(施工成本),通过竞争机制控制造价。我国可参考其全过程管控经验,结合本土实际优化管理流程。
四、研究趋势展望
未来工程造价管理将更注重动态控制与风险分析,通过优化模型提升管理效率。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投标报价与施工管理的重要依据,其科学性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性与实施可行性。
工程造价管理需在理论与技术双轮驱动下,结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实现全周期精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