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第三轮"双一流"建设将重点支持基础学科、新兴交叉学科和国家急需领域的高校发展,预计新增5-8所高校入选。本轮评选将强化动态调整机制,突出学科建设质量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部分学科评估不达标的高校可能面临退出风险。
-
评选标准升级:本轮重点考察学科原始创新能力,特别是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以及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人才培养质量权重提升至35%,科研成果转化率成为硬指标。
-
动态调整更严格:建立"能进能出"机制,对连续两轮评估垫底的学科实行黄牌警告,未按期整改的将取消建设资格。首轮15个警示学科中已有3个被撤销。
-
区域布局优化:重点扶持中西部高校,计划新增2-3所中西部"双一流"高校。实施"一省一策"专项计划,如山西大学的物理学、河南大学的生物学等特色学科获重点培育。
-
学科交叉创新:设置"学科交叉特区",首批支持12个交叉学科平台建设。新增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碳中和科学与技术等交叉学科评选门类。
-
资源投入加大:中央财政年度专项资金增至450亿元,要求地方财政按1:1配套。明确要求高校将60%以上资金用于人才引进和实验设备更新。
2026年双一流建设将更注重实效性,建议考生关注教育部学科评估结果和高校公示的建设方案,优先选择国家急需领域相关专业。高校需提前布局学科交叉融合,避免同质化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