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后全球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存在但非必然,关键风险点集中在台海冲突升级、美日军事部署及外行星天象周期三重因素叠加。 当前国际局势中,台海被多国智库视为最可能引爆点,而美国加速岛链军事集结与占星学中的外行星周期预警共同构成复杂变量。以下从核心维度展开分析:
-
地缘政治热点:台海成为火药桶
美日智库多次兵推显示,2026年台海若爆发冲突,可能导致美日损失数十艘军舰及上万兵力,但中国也将承受重大损耗。日本已突破和平宪法限制,在周边岛屿部署弹药库,美国则整合亚太指挥体系。这种军事对峙一旦失控,极易引发连锁反应。 -
天象周期与历史规律
2026年天王星进入双子座,与1941年珍珠港事件前的星象一致;同时三颗外行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变换星座,历史上此类周期曾对应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二战。占卜学中2026年“艮山卦”象征停滞与冲突,而三星聚天象则被古籍解读为“外有兵与丧”。 -
经济衰退与战争逻辑
若美国经济持续低迷,历史表明其可能通过对外战争转移矛盾——类似1939年二战扭转大萧条。当前贸易战与供应链脱钩已加剧全球紧张,2026年同人卦“聚集兵戈”的预测需警惕。 -
科技双刃剑效应
新兴技术可能成为冲突催化剂(如AI军事化),但也可能通过通信革新抑制战争冲动。关键取决于大国能否在太空、网络等新领域建立危机管控机制。
总结:2026年战争风险需动态评估,但各方军事准备与天象预警已拉响警报。建议关注三大信号:台海美日军演频率、全球经济数据、以及2025-2026年关键星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