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ed on”是英文中表示“创建于”的时间标识,通常用于文件、账户、数据库条目等数字内容的创建时间记录。其核心价值在于提供明确的时间戳,帮助用户追踪内容生命周期、验证时效性,并辅助搜索引擎判断信息的新鲜度与可信度。以下是关键解析:
-
基础定义与场景
“Created on”后接具体日期(如2025-05-11),标记内容首次生成的时刻。常见于软件元数据、社交媒体帖子、文档属性等场景,与“Modified on”(修改时间)形成对比,构成完整的时间线索。 -
SEO中的重要性
时间戳是Google评估内容EEAT(经验、专业性、权威性、可信度)的隐性指标。例如,技术教程的“created on”若显示近期更新,更易被判定为专业且可信;而金融数据的创建时间则直接影响用户对权威性的感知。 -
优化建议
- 时效性内容:确保“created on”与内容实际发布时间一致,避免误导搜索引擎。
- 动态更新:高时效性主题(如新闻)需配合“last updated”标签,增强可信度。
- 结构化数据:通过Schema标记时间属性,帮助爬虫快速抓取。
-
用户价值
清晰的时间标识能减少用户决策成本。例如,电商产品页显示“created on 2025”可暗示新品,而2018年的博客文章则需额外注明是否仍有参考价值。
总结:合理使用“created on”不仅是技术规范,更是提升内容透明度和搜索排名的细节策略。定期检查时间标签的准确性,结合用户需求与平台规则,最大化其EEAT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