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DNC传输程序到CNC机床的核心步骤包括:硬件连接(串口/USB适配)、软件参数匹配、程序格式规范化和双向传输操作。关键在于确保通信协议一致、文件命名符合系统要求,并选择边传边加工或完整传输模式,适用于大程序或内存不足的场景。
-
硬件连接与配置
使用RS232串口线或USB转接盒连接电脑与CNC机床,不同系统(如FANUC、华中、Siemens)需对应特定接口(9孔/25针插头)。老式机床可加装微型DNC传输盒,支持U盘直接读取,避免电脑依赖。 -
软件设置与参数同步
在传输软件(如CNC-EDIT、NC Sentry)中配置波特率(通常9600)、数据位(7/8)、校验方式(偶校验)等参数,需与CNC系统设置完全一致。部分软件需手动启动“边传边加工”模式以处理大文件。 -
程序格式规范
- 华中系统:程序名以“O”开头(如O1234),首行加“%”符号。
- FANUC系统:允许“:”或“O”开头,文件扩展名无强制要求。
- Siemens系统:格式为“%_N_文件名_MPF”,需严格遵循半角字符限制。
-
传输操作流程
- 电脑端:选择文件后点击“发送”,监控进度条至完成。
- 机床端:切换至EDIT模式,按“READ”接收程序,或启动DNC加工模式实时读取数据。传输后校验程序头尾标识符(如“%”)。
提示:定期检查线缆稳定性,备份关键程序至U盘;若传输中断,优先排查参数匹配与接口氧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