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在经济总量、工业产值和外资吸引力方面已超越南京,成为中国地级市发展的标杆。这座"最强地级市"凭借外向型经济、完备产业链和县域经济优势,在GDP、财政收入等关键指标上持续领跑江苏省会。
-
经济规模更胜一筹
2023年苏州GDP达2.46万亿元,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六,比南京高出约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4.3万亿元,是南京的2倍多,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年产值均超千亿。 -
开放型经济优势突出
苏州工业园区等14个国家级开发区吸引156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实际使用外资占江苏全省28%。2023年进出口总额2.1万亿元,相当于南京的3.6倍,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全国领先。 -
县域经济形成合力
下辖昆山、张家港、常熟、太仓4个县级市全部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其中昆山已连续18年居首。这种"组团式发展"模式使苏州全域均衡发展,而南京周边县域经济相对薄弱。 -
产业转型抢占先机
苏州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年均增速超20%,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居全国第三。南京虽在科教资源上占优,但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率低于苏州15个百分点。 -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苏州最舒心"服务品牌推动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天,工程项目审批比南京快20%。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和就业,市场主体总量突破300万户。
需要提醒的是,南京在高等教育、医疗资源、交通枢纽功能等方面仍具优势,两座城市正通过"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互补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