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的基本格式由两个前提和一个结论组成,具体结构如下:
一、基本结构
-
前提
-
全称肯定判断 (A型):所有A都是B
-
全称否定判断 (E型):没有A是B
-
特称肯定判断 (I型):一些A是B
-
特称否定判断 (O型):一些A不是B
-
-
结论
- 结论的类型与前提一致,遵循逻辑规则。
二、标准格式
-
形式化表达 :
-
前提1:所有/部分A是B
-
前提2:所有/部分B是C
-
结论:所有/部分A是C
-
三、推理过程
-
中项作用
- 中项M在两个前提中分别作为主项和谓项,连接大项P和小项S。
-
格的划分
根据中项M的位置不同,分为四个格:
-
第一格 :大前提主项,小前提谓项
-
第二格 :大前提否定,小前提肯定
-
第三格 :大前提主项,小前提否定
-
第四格 :大前提谓项,小前提主项
-
四、正确形式示例
第一格(典型形式) :
-
大前提:所有M是P(全称肯定)
-
小前提:所有S是M(全称肯定)
-
结论:所有S是P(全称肯定)
第二格(否定结论) :
-
大前提:没有M是P(全称否定)
-
小前提:所有S是M(全称肯定)
-
结论:没有S是P(全称否定)
五、常见错误
-
中项不周延 :若中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如特称判断),结论中必须保持周延。
-
项的扩大或缩小 :全称前提不能推出特称结论,特称前提不能推出全称结论。
六、应用领域
三段论广泛应用于哲学、数学、法律等领域,是演绎推理的基础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