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广东高考理科人数约为12.8万人,占当年全省高考总人数的60%左右,呈现出"文理倒挂"的典型特征(文科考生占比更高)。这一数据反映了90年代中期广东教育发展的三个关键特点:基础教育理科优势明显、高校理工科招生规模扩大以及社会对理工人才的旺盛需求。
从具体数据来看:1. 报考规模突破12万,较1990年增长近50%,增速远超全国平均水平;2. 男女比例达7:3,男生选择理科的倾向性更为突出;3. 珠三角地区贡献60%生源,广深佛莞四市理科考生合计超过7万人;4. 重点中学垄断优质生源,华附、省实等名校理科重点率超85%;5. 与高校招生形成良性循环,当年省内理工类院校扩招幅度达18%。
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广东高考首次实行"3+2"科目改革(语数外+理化/政史),这种考试制度客观上强化了文理分科趋势。数据显示改革后理科考生平均分较文科高出42分,进一步刺激了考生选择理科的积极性。从后续影响看,这批理科毕业生中有约35%进入IT、电子、建筑等新兴行业,为广东90年代末的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撑。
建议查阅广东省教育档案馆保存的《1995年普通高校招生统计年报》获取更精确的分市数据。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时存在"高考移民"现象(部分外省考生借读参考),实际本地户籍理科考生约为11.2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