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高考迎来重大改革,取消传统文理分科,全面实行“3+1+2”新模式。考生可自由组合12种选科方式,总分仍为750分但计分规则调整,再选科目采用等级赋分制,志愿填报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更注重个性化发展与高校专业匹配。
-
“3+1+2”模式详解
- “3”:语文、数学、外语(含6种外语语种)为全国统考科目,每科满分150分,成绩直接计入总分。
- “1”:首选科目从物理、历史中任选1门,满分100分,原始分计入总分,决定报考专业大类方向(如理工类或人文社科类)。
- “2”:再选科目从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中任选2门,满分各100分,但成绩按等级赋分转换后计入总分,确保公平性。
-
等级赋分规则
再选科目原始分按比例划分为A(前15%)、B(35%)、C(35%)、D(13%)、E(2%)五个等级,分别对应100~86分、85~71分、70~56分、55~41分、40~30分的赋分区间。例如,化学原始分78分若排名B等级,最终可能赋分为85~71分。 -
志愿填报与录取变化
- 批次设置:分本科提前批、本科批、高职(专科)批等,普通类增设特殊类型招生参考线(如强基计划)。
- 院校专业组:高校按专业需求设定选科组合,考生需匹配自身选科填报志愿,每组可填6个专业志愿,系统自动屏蔽不符条件的选项。
-
考生应对建议
- 早规划:结合兴趣、优势学科及目标专业要求选择科目,避免盲目跟风。
- 关注赋分策略:再选科目需重视排名而非绝对分数,合理分配学习精力。
- 模拟演练:利用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提前熟悉流程。
四川新高考通过多元选拔机制,赋予考生更大选择权,但同时也要求更科学的生涯规划。建议考生和家长深入研究政策细节,充分利用官方资源,为升学做好精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