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第二批次055型驱逐舰计划建造8艘,目前已有4艘进入不同建造阶段(含2艘下水),预计2028年前全部服役。关键亮点包括:单舰造价降至8.3亿美元、采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兼容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且将优先部署东海舰队强化台海方向战力。
-
建造规模与进度
第二批次055延续“南北双线建造”模式,大连与江南造船厂各承建4艘,舷号109-116。截至2025年5月,9号舰“东莞舰”已完成海试即将服役,10号舰“安庆舰”已下水,11-12号舰分段合拢中,13-16号舰处于早期建造阶段。按当前速度,2027-2028年可完成全部交付,届时中国海军将拥有16艘055型驱逐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万吨驱逐舰舰队。 -
技术升级亮点
相比第一批次,第二批次055重点优化了动力与电子系统:- 静音性能突破:试验性采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低速巡航时噪音降至60分贝,反潜隐蔽性显著提升;
- 雷达效能升级:氮化镓材料一体化桅杆减轻30吨重量,探测精度提高40%;
- 火力配置强化:112单元垂发系统兼容射程1500公里的鹰击-21导弹,可对航母编队实施饱和打击。
-
战略部署意义
第二批次前4艘(109-112舰)将全部列装东海舰队,填补该战区无055的空白。配合航母与075两栖攻击舰,形成对台海及第一岛链的“区域拒止”能力。8.3亿美元的单价(仅为美军伯克III型的1/3)使批量建造更具成本优势,支撑“一航母配两055”的远洋编队需求。
未来中国海军或基于055平台发展1.5万吨级改进型(如055B),但现阶段第二批次8艘的快速列装,将直接推动三大舰队迈向“全域作战”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