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第二批055型驱逐舰的建造数量已确定为8艘,预计2028年前全部服役,届时中国将拥有16艘全球顶尖的万吨级驱逐舰,进一步巩固亚太海军优势地位。关键亮点包括:建造进度加速(4艘同时在建)、东海舰队优先列装、技术小幅优化(雷达与隐身升级),但未采用电磁炮等传闻中的颠覆性技术。
-
建造规模与进度
第二批055延续首批“下饺子”节奏,大连与江南造船厂各承建4艘,舷号109-116。目前已有4艘命名(109嘉兴舰、110泉州舰、111保定舰、112哈尔滨舰),其中前两艘2025年服役,剩余6艘2025-2028年分阶段交付。卫星图像显示大连厂曾出现4艘同坞建造的盛况,创下万吨驱逐舰建造效率纪录。 -
技术改进与定位
第二批属“小改款”,重点升级电子战系统、数据链通信及隐身细节(如扩大舰桥舷窗、优化雷达截面)。虽未达到网传055B的电磁炮或全电推进标准,但112单元垂发系统配合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仍保持对美日韩同级舰的火力压制。其定位为航母编队指挥舰,兼顾台海反介入与远洋威慑。 -
战略部署意义
8艘中至少4艘列装东海舰队,填补该战区万吨驱逐舰空白,强化对台一线战力。结合福建舰航母动向,未来可能形成“1航母+4艘055”的东海主力编队。批量建造055可缓解下一代通用驱逐舰(9000吨级)服役前的战力空窗,成本随规模扩大持续降低。
中国海军正以055为核心构建全球规模最大的万吨驱逐舰群,后续不排除启动第三批次建造。尽管技术迭代谨慎,但其数量优势与成熟平台已足够支撑“近海防御、远海护卫”战略,成为改写西太平洋力量格局的关键筹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