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洁风险防控不到位需从制度完善、教育强化、监督落实等多维度综合整改,重点包括加强风险排查、健全内控机制、深化廉洁教育、强化动态监督及严格问责机制。
-
全面排查风险点
针对工程结算、采购招标、公车使用等高风险领域开展专项排查,建立动态更新清单,明确责任主体。例如,对合同谈判、资金审批等环节实施双人复核,避免个人权力滥用。 -
健全内控制度
推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细化招标流程(如至少三家比选)、财务审核等规范,确保流程透明。同步完善公务用车登记、审计结果限时反馈等配套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
深化廉洁教育与文化宣传
定期组织职业道德培训、案例警示教育,领导带头宣贯八项规定精神。通过常态化宣传强化全员廉洁意识,扭转“重业务轻廉政”的倾向。 -
强化动态监督与科技赋能
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控资金流向、合同执行等关键节点,设立匿名举报渠道。对审计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并纳入绩效考核,确保监督实效。 -
从严问责与长效震慑
对索贿、吃请等行为“零容忍”,一经查实从严处理并公开通报。同时将廉洁风险防控纳入年度考评,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整改需持续迭代,通过制度刚性约束与文化软性引导结合,方能从根本上提升防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