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隐患排查记录是识别和整改潜在风险的关键工具,需准确填写隐患部位、类型、等级、整改措施及责任人等核心信息,确保内容真实、具体、可追溯。
-
基础信息填写
记录单位名称、检查日期、排查人姓名等基本信息,重大隐患需额外标注编号和填报单位盖章。隐患部位需精确到具体区域(如“X车间3号流水线电机”),避免模糊描述。 -
隐患分类与等级判定
按标准划分隐患类型(如机械伤害、触电等20类)和等级(一般/重大)。重大隐患需补充概况说明,包括危害程度、整改可行性分析及治理方案(含应急预案)。 -
整改措施与验收流程
明确整改责任人、期限和具体方法(如“更换老化电缆”)。验收环节需记录整改结果、验收人签字及日期,未完成整改的需注明进展。 -
动态更新与存档
定期复查隐患整改进度,新增隐患及时补充记录。纸质档案需留存至少3年,电子档案做好备份。
提示: 结合行业规范细化内容,避免****,确保记录服务于实际风险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