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的对象涵盖组织运营的多个维度,核心包括实物资产、财务账务、制度执行及责任人履职四大类。具体表现为:存货与固定资产的时点状态、债权债务的产生依据、流程标准的合规性,以及经济责任人的目标完成情况。关键亮点在于审计不仅关注“钱和物”,更聚焦“规则与人”的动态过程,形成对风险的全方位监控。
- 实物资产审计:针对存货、固定资产或货币资金的时点状态或期间状况进行核查,例如存货清查审计、资金收支审计,确保账实相符与资产安全。
- 财务账务审计:检查因交易产生的债权债务依据、回款周期及坏账审批等,如账期审计,验证财务数据的真实性与合规性。
- 制度与流程审计:评估制度、计划、流程的执行效果,典型如采购审批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确保规则落地与风险可控。
- 经济责任审计:对管理层或责任人的履职情况进行审查,包括目标成本审计、离任审计,明确责任归属与绩效达成。
提示:内部审计需结合顺查、逆查、抽样等方法,动态适配业务场景。组织应定期开展专项审计,将结果转化为管理优化建议,才能真正实现“以审促建”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