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日常安全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如下:
一、场所与设备安全
-
设备运行状态
检查设备是否正常运转,无异响、异常振动或故障隐患,及时修复损坏设备。
-
电气设备安全
电线、插头、电器及开关安装牢固,无漏电、短路现象,定期检验绝缘性能。
-
安全防护设施
消防器材、防护栏杆、紧急停机装置等齐全有效,确保操作安全。
-
工作环境
通风、照明、噪音、温度等符合标准,物料堆放整齐有序,通道畅通无阻。
二、作业程序与规范
-
操作规程执行
检查设备操作程序、紧急救援程序等是否制定并严格执行。
-
作业指导书
操作指导书清晰明确,员工能正确理解和遵守。
-
违章行为纠正
作业中是否存在违章操作,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三、现场管理
-
物料与设备管理
危险品分类存放,普通物料与危险品分开,设备安装防护装置(如防护栏、安全罩)。
-
标识与警示
危险区域、安全区域标识清晰,高处坠落、触电等危险点设置防护措施。
-
通道与卫生
通道畅通无阻,物料堆放整齐,地面无油污、尖锐物品,设备维护干净。
四、安全措施与应急管理
-
危险作业管理
高空作业、动火作业需审批并采取防护措施,有限空间作业制定专项方案。
-
消防与应急
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设施完好有效,应急通道畅通,定期组织消防演练。
-
事故处理
事故按“四不放过”原则处理,及时上报并调查分析,隐患整改后复查。
五、人员管理
-
培训与资质
员工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
-
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岗位需求配备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服、防尘口罩等),特殊工种专项防护。
-
行为规范
禁止在禁烟区吸烟,严禁使用明火或易燃易爆物品清洗设备。
检查记录与整改
每次检查需记录问题、整改措施及责任人,限期整改并复查,确保隐患消除。通过定期检查与日常管理,有效预防事故,保障车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