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在于提前预防、科学应对,重点防范高处坠落、火灾、触电、机械伤害等风险,核心措施包括:制定专项方案、强化人员培训、落实防冻防滑物资、严格动火用电管理,并针对极端天气动态调整作业计划。以下分点详述具体实施要点:
-
专项方案与动态管理
根据工程特点编制冬季施工方案,明确低温、雨雪等恶劣天气下的停工标准和应急流程。例如,风力达四级时停止高空作业,六级以上全面停工。方案需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并随天气变化动态调整,避免盲目抢工期。 -
人员安全培训与防护
开展冬季施工专题教育,重点培训防滑、防火、防触电等技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配备防滑鞋、安全带,并严格检查脚手架、通道结冰情况。每日晨会强调当日风险,如低温导致动作迟缓需延长作业间隔时间。 -
火灾与用电防控
施工现场严禁明火取暖,动火作业需持证并设专人监护。乙炔瓶与氧气瓶存放间距不小于5米,宿舍区禁用大功率电器。电工每日排查线路,临时用电执行“一机一闸一漏”制度,潮湿环境电压限36V以下。 -
机械设备与车辆管理
对塔吊、升降机等设备增加防冻保养频次,关键部件加装保温罩。车辆换用冬季防冻液和防滑链,冰雪路面限速行驶。运输前检查冰层承重,必要时铺设防滑砂石。 -
极端天气应对
提前储备融雪剂、保温材料等应急物资。遇寒潮时暂停基坑开挖,加强边坡监测;大雪后及时清理作业面,防止坍塌。建立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畅通。
总结:冬季施工安全需全员参与、全过程管控,通过技术措施与管理手段结合,将风险降至最低。定期复盘事故案例,优化应急预案,确保工程平稳度过严寒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