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全国首部省级综合性法规,其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将从宣传教育、退役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和抚恤优待等方面详细分析其实施效果。
宣传教育
全面学习宣传贯彻
河北省通过制定详细的学习宣传贯彻方案,组织专题培训班、网络答题和知识竞赛活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媒介,广泛宣传《条例》内容,确保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和退役军人全面了解和掌握《条例》精神。
这种全方位的宣传策略不仅提高了《条例》的知晓率,还增强了退役军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认同感,为条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普法教育
承德市通过“普法+服务”模式,全面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法治化水平。通过领导带头学习、个人自学、专题讲座和法律政策业务大讲堂等形式,增强全市退役军人工作法治化水平。
普法教育的深入开展,不仅提高了退役军人的法律素养,还促进了他们依法**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了军政军民团结。
退役安置
规范安置程序
河北省规范了退役军人档案管理、安置工作流程、自主就业人员相关政策,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及事项,确保了安置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规范的安置程序有效保障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减少了安置过程中的不正之风,提升了安置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阳光安置机制
河北省推行“阳光安置”机制,通过公开安置计划、规范考核考试、选岗分配等环节,确保退役军人安置的高质量。阳光安置机制的落实,增强了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安置环境,推动了安置工作的高质量发展。
教育培训
加强教育培训质量
河北省明确县级以上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教育培训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以学员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和就业效果为考核主要内容。通过加强教育培训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确保了退役军人教育培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技能培训
承德市开展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五项培训”,累计培训2.6万人次,帮助退役军人提升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技能培训的有效实施,不仅提高了退役军人的就业能力,还促进了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推动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就业创业
精准实施就业创业帮扶
河北省通过建立退役军人个体需求台账、用人单位岗位需求台账、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台账“三本台账”,征集用工岗位2万多个,确定适合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行业目录。精准实施的就业创业帮扶措施,有效解决了退役军人的就业难题,提升了他们的就业率和创业成功率,增强了他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创业孵化基地
河北省建成了18家退役军人就业和实习实训基地、11家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构建了“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填报+专场招聘会”的就业创业综合服务体系。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退役军人提供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和资源支持,促进了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
抚恤优待
全面落实优待政策
河北省通过军地联合印发《河北省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优待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实行优待政策清单式管理,全市32个军地部门联合行动,确保优待政策全面落实。
全面落实优待政策,有效提升了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医疗养老优待
河北省在医疗、养老等方面为退役军人提供优先服务,全市铁路、航空、医疗、旅游等公共服务机构和场所设置“军人、退役军人优先”标志标识。医疗养老优待措施的落实,进一步保障了退役军人的基本生活和健康权益,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的实施效果显著,通过全面的宣传教育、规范的退役安置、加强的教育培训、精准的就业创业帮扶和全面落实的抚恤优待措施,有效保障了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提升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未来,河北省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服务保障机制,推动退役军人工作高质量发展。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具体有哪些内容和措施?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部省级退役军人保障综合性法规。该条例共10章76条,涵盖了退役接收、退役安置、教育培训、就业创业、抚恤优待、褒扬激励、服务管理等多个方面,旨在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升其获得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以下是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退役接收
- 接收责任:退役军人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退役军人,并发放退役军人优待证。
- 档案管理:安置地人民政府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接收、保管并向有关单位移交退役军人人事档案。
- 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退役军人及随军未就业配偶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关系和相应资金,按照有关规定转入安置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退役安置
- 安置方式:对退役的军官、军士和义务兵,采取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自主就业、安排工作、供养等方式妥善安置。
- 优先安置:对参战退役军人、在作战部队担任师、旅、团、营级单位主官的转业军官、烈士子女、功臣模范的退役军人以及长期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特殊岗位服现役的退役军人,优先安置。
教育培训
- 培训管理:县级以上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教育培训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以学员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培训合格证书)和就业效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 培训内容:包括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教育等,旨在提高退役军人的就业创业能力。
就业创业
- 就业支持:在面向社会招录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消防员时,退役的军士和义务兵招录计划不得低于国家关于退役的军士和义务兵招录比例的规定。
- 创业支持: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退役军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税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抚恤优待
- 医疗优待:退役军人在优抚医院就医的,凭退役军人优待证等有效证件,按照规定享受挂号费、检查检验费、住院费等医疗优惠。
- 其他优待:包括住房优待、养老优待等,具体内容和标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
褒扬激励
- 荣誉激励:选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 社会尊崇:通过多种形式宣传退役军人的先进事迹,增强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尊崇感。
服务管理
- 权益保障: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机制,为退役军人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支持和帮助。
- 帮扶援助: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对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给予帮扶援助。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哪些主要问题?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自2023年1月1日施行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以下是对这些问题的详细分析:
就业安置问题
- 问题描述:退役军人在就业和待遇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历史遗留问题较为突出。尽管地方政府积极提供就业机会,如举办招聘会和职能培训班,但部分退役军人仍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 解决措施:河北省通过《条例》明确了退役军人的安置待遇,并进一步加强军地联动和部门协同,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住房保障问题
- 问题描述:退役军人的住房问题一直是老大难,尤其是安置住房的确权问题。许多退役军人在安置后无法享受与地方居民同等的住房权益。
- 解决措施:河北省在《条例》中提出了住房保障的具体措施,如优先纳入保障性住房分配序列和租金减免等,努力解决退役军人的住房难题。
教育培训问题
- 问题描述: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需求多样化,但部分地区的教育培训质量和效果有待提升。
- 解决措施:河北省在《条例》中明确了县级以上退役军人工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教育培训质量的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以学员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毕业证书和就业效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
抚恤优待问题
- 问题描述:部分退役军人的抚恤优待政策落实不到位,尤其是在医疗、养老等方面。
- 解决措施:河北省在《条例》中明确了退役军人在优抚医院就医的医疗优惠,并提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对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给予帮扶援助。
监督管理问题
- 问题描述:退役军人保障政策的落实需要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以确保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 解决措施:河北省在《条例》中提出了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机制,并设立“政策落实观察员”制度,聘请退役军人代表担任监督员,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有哪些亮点和创新之处?
《河北省退役军人保障条例》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是全国首部省级退役军人保障综合性法规。该条例在多个方面展现了亮点和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顶层设计与职责明确
- 明确政府及相关部门职责:条例以法的形式明确了政府及相关部门在退役军人保障工作中的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 完善保障体系建设:条例对完善退役军人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退役军人作用发挥、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明确,提升了保障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
2. 规范退役安置程序
- 档案管理与安置流程:条例规范了退役军人档案管理、退役安置工作流程、自主就业人员相关政策,明确了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分工及事项,确保安置工作透明、公正。
- 安置方式及待遇:条例详细规定了退役军官、军士和义务兵的安置方式及相应待遇,确保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3. 完善就业创业措施
- 优惠政策纳入法规范畴:条例将教育培训、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可享受的各项优惠政策,如优先招录、税收优惠、复工复职等纳入法规范畴,提出各项待遇保障、优惠优待措施。
- 引导投身乡村振兴:响应国家要求,条例引导退役军人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拓宽就业渠道。
4. 拥军优抚措施的完善
- 医疗、养老、住房优待:条例对住房优待措施、医疗优待措施、养老优待措施、残疾军人办理转移接续关系措施等的内容、标准、待遇以及相应职责作出详细规定,提升了退役军人的生活质量。
- 优先、优惠待遇:条例明确提出对退役军人的优先、优惠及享受相关待遇政策,确保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优待。
5. 权益保障与帮扶机制
- 建立健全权益保障机制:条例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权益保障机制,为退役军人维护其合法权益提供支持和帮助。
- 帮扶援助机制:条例提出建立健全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对生活困难的退役军人给予帮扶援助,体现了社会的关爱和支持。
6. 思想政治教育与荣誉激励
- 思想政治教育:条例强调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多种方式引导退役军人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进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
- 荣誉激励:条例提出选树退役军人先进典型,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激励退役军人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