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排查是预防事故的核心手段,需覆盖环境、设备、人员操作三大维度,重点包括通道畅通性、设备安全装置、电气线路规范等20项关键点。 通过系统性排查,可消除90%以上的潜在风险,保障生产生活安全。
-
环境安全排查
检查通道是否被堵塞、地面是否有积水或油污、照明是否充足、通风是否良好。例如,消防通道堆放杂物会延误逃生,昏暗环境易引发操作失误,通风不良可能导致有害气体积聚。 -
设备设施排查
关注设备外观损坏、运行异常(如异响或发热)、安全装置有效性(如限位器、漏电保护器)。特种设备需定期检验,电气线路需避免老化或乱搭乱接,配电箱应保持整洁规范。 -
人员操作排查
观察是否违规作业(如未佩戴防护用品)、人员状态(疲劳或酒后上岗)、培训是否到位。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主因,需通过实时监控和定期演练纠正。 -
季节性及专项排查
春季防雷防静电,夏季防洪防高温,冬季防火防冻。重大活动前需针对性检查,如节假日的用电安全和应急设备测试。 -
技术辅助与闭环管理
利用检测仪器(如气体检测仪)和信息化平台跟踪隐患整改,确保从发现到治理的闭环流程。专家评审和员工举报可补充排查盲区。
定期排查结合即时整改,能将风险控制在萌芽阶段。企业需建立全员参与的长效机制,个人则应养成“发现即报告”的安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