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人员廉政风险点主要集中在资金截留、权钱交易、数据造假、内外勾结、监管漏洞五大领域。这些风险点可能通过虚构收费项目、篡改票据金额、私设“小金库”等形式发生,需针对性建立防控体系。
风险点1:资金管理漏洞
现金收款环节易出现资金截留风险,如收费员利用手工票据涂改金额、延迟入账或私吞差额。部分案例显示,收费员通过虚构“手续费”等名目额外收取费用。防控需落实电子支付全覆盖、系统自动对账机制,并定期开展突击盘点。
风险点2:职权滥用风险
收费权限可能被用于权钱交易,例如对特定车辆/人员违规减免费用、插队办理业务等。某高速收费站曾曝光收费班长通过修改系统参数为关系车辆降低通行费。建议实行分级审批制度,关键操作需双人复核并留存操作日志。
风险点3:数据造假行为
收费数据篡改是隐蔽性较强的风险,包括删除交易记录、伪造日报表等。某停车场系统曾发现收费员利用管理员账号批量修改停车时长数据。防控需建立独立数据稽核部门,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不可篡改。
风险点4:内外勾结牟利
与外部人员串通虚增收费项目、伪造通行证件等行为时有发生。典型案例显示,收费员与物流公司合作伪造超限车辆通行许可文件。需建立供应商/客户黑名单制度,定期轮换收费站点人员。
风险点5:监管机制缺失
未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监控设备形同虚设是主要监管漏洞。某景区收费处因监控录像存储周期不足,导致贪污行为取证困难。应实行三级稽查机制(班组自查、部门抽查、第三方审计),关键岗位任职不超过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