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只有过了投档线才能投档,但投档线是档案被投递到高校的最低门槛。关键点在于:投档线由省级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动态划定,而最终录取可能因退档、专业限制等原因导致实际录取线高于投档线。
-
投档线的本质
投档线是高校批量接收考生档案的最低分数,由考试院根据1:1或1:1.05等调档比例生成。例如,某校计划招100人,按1:1投档,第100名考生的分数即为投档线。即使考生分数压线投档,仍可能因专业不服从调剂或体检不合格被退档,导致该校最终录取线高于投档线。 -
特殊情况的例外
- 征集志愿:若高校首轮投档未招满,可能降低投档线补录,此时低于原投档线的考生也有机会。
- 定向或专项计划:部分特殊招生类型(如贫困地区专项)可能单独划线,投档线低于普通批次。
-
投档≠录取
投档仅代表档案进入高校筛选池,最终录取还需满足专业要求。例如,某考生以600分压线投档,但填报专业均需610分且不服从调剂,会被退档;而该校最终录取的最低分可能是610分,形成“投档线<录取线”的现象。
总结:投档线是录取的“起点”而非“终点”,考生需关注目标院校近三年的投档与录取分差,合理填报志愿并勾选服从调剂以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