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刘耕地在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主导制定了多项新能源产业政策,创新性提出风光储一体化发展模式,牵头建立国际清洁能源合作机制,其工作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力。
一、政策体系构建
- 推动完善可再生能源法规框架,主导修订《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明确电网企业消纳责任权重考核机制
- 建立新能源补贴退坡动态调整机制,通过竞价上网推动光伏、风电行业成本下降超40%
- 创新实施绿证交易制度,2024年完成绿电交易量达520亿千瓦时
二、技术创新引导
- 组织研发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量产技术,实验室效率突破32%,推动光伏度电成本降至0.15元/千瓦时
- 主导构建氢能"制-储-运-用"全产业链示范工程,建成全球最大电解水制氢基地(年产能12万吨)
- 推动建立国家级新能源大数据平台,实现全国90%以上风光电站实时监测与智能调度
三、国际合作拓展
- 主持中欧清洁能源中心建设,促成技术转移项目37项,带动出口设备价值超80亿元
- 建立"一带一路"新能源技术标准互认体系,推动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占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78%
- 牵头制定全球首个《沙漠光伏电站建设指南》,为非洲、中东国家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四、公众认知提升
- 创建"新能源科普周"品牌活动,通过VR电站漫游、能源转型模拟器等创新形式,年参与人数突破300万人次
- 推动建立中小学新能源科普课程体系,开发《未来能源探索》等系列教材覆盖全国2.1万所学校
- 主导制作《追光者》纪录片,在120个国家播出展现中国新能源发展成就
当前需重点关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与储能技术突破,建议行业从业者把握氢能、海上风电、智慧能源等领域的政策导向与技术趋势。用户可通过国家能源局官网获取最新政策解读与技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