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指出,推动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需聚焦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农村能源革命、海上风电建设及“新能源+交通”融合四大方向,以实现碳达峰目标为核心,加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
绿色电力证书制度
绿色电力证书是可再生能源电量的“电子身份证”,1个证书对应1000度绿电,2022年核发量达2060万个,同比增长135%。该制度通过市场化交易帮助发电企业获取环境价值收益,同时激励用户消费绿电,显著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 -
农村能源革命试点
农村地区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资源丰富,是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增长极。王大鹏强调,需因地制宜开发分布式能源项目,如“光伏+农业”模式,既助力碳达峰,又促进乡村振兴。 -
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
国家能源局将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等五方面推动海上风电建设,将其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域。王大鹏提出,需加强国际合作与产业链协同,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
“新能源+交通”融合创新
电动汽车被视为移动储能单元,可有效缓解新能源消纳难题。探索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通过电解水制氢实现绿电“时空转换”,为交通和工业领域提供零碳能源解决方案。
未来,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迈向大规模、高比例、市场化发展的新阶段,王大鹏的系列主张为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提供了清晰路径。企业及公众可关注绿证交易、分布式能源等机遇,共同参与能源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