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风险隐患排查是保障师生安全的基础工作,需系统覆盖消防、建筑、交通、实验室等关键领域,重点排查疏散通道堵塞、危房使用、校车合规性及危险化学品管理等问题,并通过闭环整改和常态化教育提升防控效能。
-
消防安全:全面检查宿舍、食堂、实验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设施(灭火器、应急灯、报警器)完好性,确保疏散通道畅通,严禁占用或锁闭安全出口。燃气管道、电气线路需定期检测,杜绝易燃易爆物品违规存放。
-
建筑安全:逐栋排查校舍地基沉降、墙体开裂、屋顶渗漏等隐患,严禁使用D级危房。在建工程须设置隔离防护和警示标志,同步检查围墙、大门等附属设施稳固性。
-
交通安全:校车需符合《校车安全管理条例》,落实车辆维护、随车照管制度;校园周边应完善交通标志、信号灯及减速设施,上下学高峰期加强秩序管理。
-
实验室安全:危险化学品须“双人双锁”专柜存储,配备通风、防火设施,规范采购、使用、销毁流程。定期清理过期化学品,实验操作需严格遵循安全规程。
-
食品安全与卫生:食堂需持证经营,严控食材采购、储存、加工环节,留样记录完整。自备水源应定期检测,传染病防控机制需落实到位。
-
自然灾害防范:检查校舍防洪、防雷措施,排查周边地质灾害风险(如山体滑坡),配备应急物资(沙袋、发电机等),定期开展防灾演练。
提示:隐患治理需建立“排查-整改-复查”闭环,结合安全教育(如消防演练、防溺水宣传)形成长效机制,同时联动公安、应急等部门强化校园周边综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