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是太平洋赤道海域海水异常升温引发的周期性气候现象,通常持续9-12个月,会引发全球极端天气,如洪涝、干旱和暴风雨,并显著影响农业、渔业及经济。
-
形成机制
厄尔尼诺源于“沃克环流”减弱或反向,导致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水温度异常升高。暖水东移削弱了信风,打破原有气候平衡,进而引发大气环流紊乱。 -
典型影响
- 降水异常:南美洲、美国南部暴雨频发,而东南亚、澳大利亚则面临严重干旱。
- 极端事件:加剧热带气旋、山火等灾害,如加拿大山火和非洲粮食危机。
- 连锁反应:渔业减产(如秘鲁渔场)、农作物歉收推高粮价,交通物流因灾害受阻。
-
当前趋势
近年厄尔尼诺频率和强度增加,可能与全球变暖相互作用,导致更频繁的极端气候。例如2023年夏季的强厄尔尼诺事件曾引发多国气温破纪录。
厄尔尼诺作为自然气候周期的一部分,其影响正因人类活动而放大。理解其规律有助于提前应对灾害,减少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