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节水措施的核心在于技术升级、循环利用和精细管理,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回收废水、安装智能监测系统等手段,可显著降低用水量并提升资源效率。以下是具体实施路径:
-
工艺设备改造:采用逆流漂洗、高压水洗等节水清洗技术,减少产品洗涤环节的耗水量;推广闭式循环冷却系统,替代传统直流冷却方式,降低冷却水蒸发损失。例如,某化工企业通过膜法废水处理技术,实现冷却水重复利用率达98%以上。
-
废水梯级回用:建立“分质处理、分级利用”体系,将高纯度废水用于锅炉补给,低纯度废水用于设备冲洗或绿化。陕西某能源企业通过再生水厂集中处理废水,年回收利用量超千万吨,外排废水近乎零。
-
管网防漏与智能监测:使用防漏管材和自动控制阀门,结合超声波检漏仪定期排查;安装实时计量仪表和物联网监控平台,动态调整水压流量。广东工业园通过智能系统将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8%以下。
-
非常规水源开发:沿海地区引入海水淡化技术,内陆厂区收集雨水或利用矿井水。浙江某电厂通过反渗透膜技术,日均生产淡化海水2.88万吨,满足全厂需求。
-
管理机制优化:制定用水定额并挂钩考核,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开展员工节水培训,例如设置水耗看板公示数据,激发全员参与。
节水不仅是成本问题,更是可持续竞争力的体现。从技术到管理,每项措施都需结合行业特性精准落地,而数据化与循环经济将是未来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