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买房政策迎来重大变革,取消公摊面积成为最受关注的亮点。新规明确要求开发商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彻底解决"花钱买看不见的面积"这一历史顽疾。同时政策通过规范计算标准和强制公示公摊系数提升透明度,让购房者能清晰掌握每一分钱的去向。已购房者虽暂无统一补偿方案,但多地试点推出物业费减免、契税优惠等过渡性措施。
核心政策要点解析:
-
计价方式革新
新建商品房全面采用套内面积计价,原建筑面积单价将按比例换算。例如原价5万/㎡(含30%公摊)的房源,新计价约为7.14万/㎡套内面积,总价保持不变。开发商需在销售现场同步公示两种计价方式供比对。 -
存量房处置机制
- 二手房交易强制要求标注历史公摊系数
- 抵押**评估改用套内面积基准
- 不动产登记系统新增"公摊追溯查询"功能
-
配套监管升级
建立全国统一的公摊面积计算标准,重点整治三大乱象:- 将非公共区域纳入公摊
- 虚报公共设施面积
- 擅自提高分摊系数
对购房者的实际影响:
- 新房选购时可直接对比实际得房率
- 精装房验收增加公摊区域质量条款
- 物业费核算逐步与公摊面积脱钩
- 学区划分等权益仍按原建筑面积认定
这项改革标志着房地产销售进入"明码实价"时代,建议购房者重点关注开发商公示的《公摊构成明细表》,并留存面积差异的违约赔偿条款。政策过渡期可能出现短暂市场波动,但长期将推动行业回归产品质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