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处于审稿状态时,催稿需谨慎操作,需结合期刊规则、时间周期及沟通方式综合处理。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明确审稿周期与规则
-
查阅期刊指南 :优先确认期刊的审稿周期(通常为3-6个月),并查看作者指南中关于超期处理的规定。
-
联系期刊确认 :若超过承诺周期(如SCI期刊4个月无进展),可发送催稿信询问进度。
二、撰写专业催稿信
-
基本结构
-
称呼使用“Dear Dr. [编辑姓氏]”等正式用语;
-
开头说明稿件标题、编号及提交时间;
-
简洁说明催稿原因(如研究时效性或后续项目需求)。
-
-
语气与内容要点
-
保持礼貌与理解,避免指责;
-
附上关键信息(如审稿阶段、上次更新时间)以加快处理。
-
三、选择合适沟通方式
-
优先邮件 :通过期刊官方邮箱发送催稿信,确保记录可追溯;
-
电话或社交软件 :若邮件无回应,可尝试联系编辑部电话或通过主编社交平台沟通(需提前确认联系方式)。
四、注意事项
-
避免频繁催促 :通常建议在审稿周期结束后1-2个月发送第一封催稿信,之后根据反馈调整频率;
-
保留沟通记录 :发送催稿信后保留邮件或短信记录,以备后续跟进。
通过以上方式,既能有效推进审稿进度,又能维护与期刊的良好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