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4年课后延时服务政策的核心调整在于“规范与升级”:继续推行服务以解决家长接送难题,但严格禁止变相补课、强制收费等乱象,同时引入“5+2”模式丰富学生课外活动,确保自愿参与和全面发展。
-
服务内容与时间规范
课后服务仅限上课日完成教学计划后开展,结束时间与当地下班时间衔接。内容以作业辅导、兴趣培养为主,严禁集体补课或讲授新课,确保学生有自主发展空间。部分地区试点“5+2”模式,每周5天服务中安排2天兴趣活动日,平衡学业与综合素质提升。 -
收费透明与自愿原则
明确要求收费项目公开公示,禁止强制参与或捆绑收费,经济困难家庭可申请减免。学校和教师不得以任何形式施压,家长可根据需求自由选择。 -
教师角色与保障
教师需从“补课主导者”转向“活动组织者”,提供多样化课程如体育、美育等,但工作量增加也带来挑战。政策强调对教师的合理补贴,避免过度负担。 -
政策目标与争议
调整旨在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缓解家长焦虑,但部分家长担忧活动质量参差或变相占用学生自由时间。教育部门回应将加强监督,确保服务“量质并重”。
提示: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官网查询本地具体实施方案,或直接向学校反馈个性化需求。政策的成功需家校协同,避免“一刀切”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