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中,感觉的概念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例如,看到苹果的红色(视觉)、听到铃声(听觉)等,均属于对事物特定属性的感知。
二、作用
-
信息获取 :提供内外环境信息,是认知活动的起点,为后续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心理过程奠定基础。
-
平衡调节 :通过信息平衡维持机体稳定,信息过载或不足均可能引发不适。 三、分类
-
外部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含温觉、冷觉、痛觉)。
-
内部感觉 :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如饥饿、疼痛)。 四、编码机制
感觉信息需通过换能作用转化为神经冲动,再经编码处理。主要理论包括:
-
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不同感觉由不同神经能量传递。
-
特异化理论 :不同神经元专门处理特定感觉信息。
-
模式理论 :大脑以固定模式识别感觉输入。
五、特性
-
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敏感程度。
-
适应性 :感觉系统能根据环境变化调整反应。
总结 :感觉是心理活动的基础,其定义、分类及作用在普通心理学中具有核心地位,而编码机制和特性则揭示了感觉过程的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