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定义和概念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基本原理和一般规律的学科,其定义和核心概念可归纳如下:

一、定义

普通心理学以人类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通过科学方法探讨行为与心理活动的规律。其核心在于揭示心理过程、个性特征及心理发展的普遍性规律,为其他心理学分支提供基础理论。

二、核心概念

  1. 研究对象

    • 以正常成人心理活动为主,关注个体心理过程(动态)与心理状态(稳态),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倾向性与特征)。

    • 研究范围涵盖认知(感觉、知觉、记忆等)、情绪情感、意志过程及人格发展。

  2. 心理过程

    • 认知过程 :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言语等,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

    • 情绪情感过程 :对事物满足度的态度体验,如喜怒哀乐。

    • 意志过程 :目标导向的行动控制,涉及决策与克服困难。

  3. 个性心理

    • 倾向性 :需求、动机、兴趣、价值观等,决定行为方向。

    • 特征 :能力、气质、性格,反映个体心理面貌的稳定性。

  4. 学科地位

    • 作为心理学基础学科,为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分支提供理论框架和方法论支持。

三、研究特点

  • 正常性 :聚焦常态心理,排除变态或异常现象。

  • 一般性 :研究普通人群共有的心理规律,而非特殊案例。

以上内容综合了权威资料对普通心理学定义与核心概念的阐述,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本文《普通心理学定义和概念》系辅导客考试网原创,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合作方转载必需注明出处:https://www.fudaoke.com/exam/3090802.html

相关推荐

心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心理学涵盖基础、认知、人格等分支,涉及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绪情感、人格动机等多领域知识,以下是详细归纳。​ ​ 感觉和知觉中,感觉是“信息收集员”,知觉是对信息的整理与解释;​​记忆分短时与长时,前者短暂容量有限,后者长期且容量大​ ​,遗忘可能因干扰或衰退导致。思维是大脑“加工厂”,认知心理学认为其由基因决定,学习通过改变思维模式获取信息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基础思维导图

心理学基础思维导图是‌系统化梳理心理学知识体系的高效工具 ‌,通过‌可视化结构、逻辑分层和关键词提炼 ‌帮助学习者快速掌握核心概念。以下是其核心要点和应用方法: ‌核心分支梳理 ‌ 思维导图通常以「普通心理学」为中心,延伸出‌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临床心理学 ‌等主干分支,每个分支再细化关键理论(如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马斯洛需求层次)。 ‌关键词优先原则 ‌ 用‌短词或短语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

​​心理学专业基础知识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涵盖认知、情感、行为三大核心领域,​ ​其应用渗透教育、临床、管理等社会各层面。理解心理学基础不仅能帮助个人提升自我觉察与人际效能,还能为职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认知过程​ ​:包括感知、记忆、思维等,解释人类如何获取和处理信息。例如,记忆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而思维则涉及问题解决与决策偏差(如锚定效应)。 ​​情绪与动机​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心得体会

心理学基础知识学习心得体会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核心方面,结合理论与实践,涵盖学习收获与自我提升: 一、理论认知深化 通过系统学习,对人类心理活动规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核心模块。例如,理解了情绪产生的生理机制(如神经递质作用)及社会认知理论(如归因偏差),为分析实际问题提供了科学框架。 二、实践技能提升 掌握了心理评估、干预等实用技能。如通过案例分析学会识别心理危机信号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50个基本知识

根据权威心理学资料,整理出50个核心知识点如下: 一、认知过程 心理过程构成 包含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以及意志过程(行动控制)。 记忆发展特点 小学阶段以无意记忆为主,形象记忆占主导;中学阶段抽象记忆逐步发展,记忆方法从机械向意义记忆转变。 二、情绪与人格 情绪管理策略 通过认知重构、情绪表达和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调节情绪

2025-05-14 高考

心理在线咨询

心理在线咨询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媒介提供的远程心理支持服务,因其便利性、匿名性和高效性,成为现代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形式。以下从背景、优势、适用场景及未来发展四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1. 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心理健康意识的提升,心理在线咨询逐渐成为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疫情期间,线上咨询因其无接触、随时随地的特点,满足了大量人群的心理需求。据统计

2025-05-14 高考

思想与意识的区别

​​思想与意识的区别在于本质与功能的不同:​ ​ ​​思想是心智活动的结果,具有逻辑性与可观察性;而意识是纯粹的觉知本身,属于非二元、无时间性的背景场域。二者是“内容”与“觉察者”的关系,意识独立于思维存在,并且是思想的底层基础。​ ​ 思想是心智的加工产物,通过分析、推理、记忆等认知过程形成,具有方向性与时间性(如“我需要解决问题”)。它以语言或图像为载体,可通过冥想等方式主动干预

2025-05-14 高考

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关系

‌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石,它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良好的自我意识能帮助识别情绪、减少焦虑、改善决策 ‌,而过度自我关注则可能导致抑郁和社交障碍。 ‌自我觉察与情绪调节 ‌ 能够准确感知自身情绪的人更容易采取积极应对策略。比如,意识到"我现在很愤怒"的人,会更快通过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平复情绪,避免冲动行为。 ‌自我评价与心理韧性 ‌

2025-05-14 高考

自我意识在心理学哪个章节

​​自我意识在心理学教材中通常出现在第六章或第十一章​ ​,​​核心章节名直接包含“自我意识”​ ​,内容涵盖定义、结构、发展阶段及与人格的关系等关键理论。不同教材的章节划分略有差异,但均将其作为独立专题重点讲解,​​突出社会性、能动性和同一性三大特征​ ​。 ​​核心章节定位​ ​ 主流心理学教材中,自我意识常设独立章节,例如《普通心理学 》第六章专门探讨“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中意识的定义

心理学中意识的定义涵盖广义与狭义两个层面。​​广义上,意识是赋予现实的总体心理现象,表现为个人主观经验中知、情、意的统一,即认知追求、情感体验与意志行为的融合;狭义则聚焦于对外界及自身的察觉与关注,尤其强调其中意志成分​ ​——这是区分意识与其他心理活动的核心。现代心理学更倾向以“意识”指代个体对客观现实的高级心理反映形式,其本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观性产物,具备主观性、同一性

2025-05-14 高考

普通心理学感觉的概念

普通心理学中,感觉的概念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定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例如,看到苹果的红色(视觉)、听到铃声(听觉)等,均属于对事物特定属性的感知。 二、作用 信息获取 :提供内外环境信息,是认知活动的起点,为后续知觉、记忆、思维等复杂心理过程奠定基础。 平衡调节 :通过信息平衡维持机体稳定,信息过载或不足均可能引发不适。 三、分类 外部感觉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人格的概念是什么

心理学中,人格是指个体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表现出的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 1. 人格特质的构成 人格特质是人格的核心组成部分,心理学研究普遍认为人格特质可以分为五大方面: 开放性 :指个体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 责任心 :指个体承担责任的能力; 外向性 :指个体的社交能力和活跃程度; 宜人性

2025-05-14 高考

普通心理学认知的定义

​​认知是人们获取、处理和运用知识的核心心理过程,涵盖感知、记忆、思维等关键环节,并通过信息加工理论揭示其运作机制。​ ​ 普通心理学中的认知是指人类通过感官接收外界信息,经过头脑分析、存储及调用的系统性心理活动。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外部刺激的基本感知,还包括更高层次的逻辑推导与决策制定。根据Neisser(1967)的定义,认知是“个体获得和使用知识的过程”

2025-05-14 高考

普通心理学能力的定义

普通心理学中能力的定义可归纳为以下要点: 一、核心定义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保证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它通过具体活动表现出来,并在活动中发展。 二、关键特征 活动依赖性 :能力与活动紧密相关,需通过实际操作才能展现(如绘画、管理能力); 直接有效性 :能力是完成活动的核心心理条件,而非全部因素(如性格、知识等不直接决定效率); 社会建构性 :能力定义受社会文化影响

2025-05-14 高考

在普通心理学中意识的概念是什么

​​在普通心理学中,意识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和自身内在状态的觉察与主观体验,表现为知、情、意的统一,具有主观性、流动性和能动性三大核心特征。​ ​ 它是人类心理活动的核心,既包含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与思考,也涵盖情感反应和意志行为,是理解人类行为与认知的基础。 ​​广义与狭义定义​ ​ 心理学中意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意识指心理现象的总和,包括感知、思维、情感等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有趣的小知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大脑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虚假记忆"会让人坚信未发生过的事,"巴纳姆效应"则解释了为何人们容易相信模糊的性格描述。 ‌ 这些现象揭示了心智运作的奇妙机制,下面从5个方面展开分析: ‌虚假记忆的欺骗性 ‌ 实验显示,通过语言暗示能植入完全虚构的记忆。参与者会详细描述"童年时在商场迷路"的细节,尽管事件从未发生。大脑会主动填补记忆空白,形成自洽但错误的情节。

2025-05-14 高考

心理小知识十大心理学效应

根据权威来源整合,以下为心理学中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十大效应,涵盖认知、行为及人际互动等方面: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玛利翁效应) 积极的期望能显著提升个体表现。例如,教师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更高期待,学生往往会更加努力。 登门槛效应 通过完成小目标逐步建立信任,从而更易接受更大挑战。如销售中先推荐低价产品,再引导购买高价商品。 蝴蝶效应 小变化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导致不可预见的后果

2025-05-14 高考

儿童心理学100个常识

​​儿童心理学100个常识涵盖认知、情绪、社交等多维度发展规律,帮助家长和教育者读懂成长密码,培养健康心理。以下是核心内容解析:​ ​ ​​发展阶段差异显著​ ​:​​0-1岁婴儿通过哭笑表达需求,建立安全感;1-3岁自我意识萌芽,语言快速发展;3-6岁想象力与道德观念形成,游戏是主要学习方式;6-12岁逻辑思维提升,同伴关系影响深远;12-15岁青春期叛逆,独立意识增强

2025-05-14 高考

心理学小故事及心理知识

以下是结合心理学小故事与心理知识的整理,分为多个主题供参考: 一、思维方式与心态调整 乐观与悲观 一对夫妇因儿子职业不同产生不同情绪:母亲因大儿子卖煤天晴发愁,父亲却因小儿子伞具畅销高兴。此故事说明乐观者能在逆境中找到希望,悲观者易忽视潜在机遇。 空船效应 乘船人因无人回应撞船事件发怒,后才发现是空船。这反映情绪反应更多取决于心态:空船象征永恒,撞船只是瞬间。启示我们应减少对事件本身的执着

2025-05-14 高考

80个心理学定律大全

心理学定律是揭示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宝贵知识,涵盖广泛且实用性强。以下从几个经典定律入手,帮助您快速了解心理学定律的核心内容及其应用。 1. 罗森塔尔效应:期望的力量 罗森塔尔效应指出,当人们受到积极期望的影响时,会表现出更出色的表现。例如,实验中,研究者随机挑选学生并告诉老师他们具有高潜力,半年后这些学生的成绩显著提高。这启示我们在教育、管理等领域,通过正向期待激发潜力。 2. 墨菲定律

2025-05-14 高考
查看更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