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3+1+2”高考政策于2025年正式实施,核心改革包括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门统考+1门首选+2门再选”科目组合、总分750分,并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该政策赋予考生12种选科自由,突出学科基础与个性发展结合,同时引入等级赋分机制保障公平性,是四川省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举措。
-
科目设置与成绩构成
“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6种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每科150分;“1”为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满分100分原始分计入);“2”为再选科目(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中选2门,满分100分等级赋分后计入)。总分450(统考)+300(选考)=750分,物理和历史类分开划线录取。 -
选科组合与生涯规划
考生可从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如物理+化学+生物、历史+政治+地理等。选科需结合兴趣、高校专业要求(如理工科多要求物理+化学)及职业规划,避免盲目跟风。高中需加强生涯指导,帮助考生科学匹配学科优势与未来发展方向。 -
等级赋分与公平保障
再选科目(政/地/化/生)按原始分排名划分A-E五等级,转换后赋分区间为30-100分。例如,化学原始分78分(B等级)可能转换为82分,解决学科难度差异导致的分数可比性问题,确保选科公平。 -
考试安排与录取改革
每年6月考试,外语含听力笔试(未来或提供两次机会)。录取按物理/历史类分列计划,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本科专科分段投档。考生需关注目标院校专业组的选科要求,如医学类可能要求化学+生物组合。
四川新高考通过科目灵活性、评价多元化和录取科学化,推动素质教育与人才选拔协同发展。考生应尽早明确目标,合理规划选科与备考策略,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实现升学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