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AIDS患者总数达到1,329,127例,其中HIV感染者740,787例,AIDS患者588,340例,累计死亡人数为474,006例。这些数据凸显了我国艾滋病疫情的严峻形势。
全国艾滋病发病率图2024年趋势分析
感染人数持续增长: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总数逐年增加,2024年6月30日的数据表明,我国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总数已超过百万,表明疫情仍在扩散。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
根据国家疾控局的数据,性传播已成为我国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尤其在青年和老年人群中感染比例增加。区域分布不均:
部分地区如广东、云南、江苏等地疫情较为严重,感染人数较多,反映了地区间防控能力的差异。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尽管疫情严峻,我国通过“一站式”检测、诊断、治疗服务,以及对重点人群的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了母婴传播和输血传播的风险。
艾滋病防控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隐蔽性强、预防难度大的异性传播感染,以及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的高感染率,成为当前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重点人群防控:
青年学生和老年人群感染比例增加,提示需要加强相关群体的健康教育与干预。未来规划与目标:
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我国将进一步提高社会防护意识,到2025年实现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0%以上,感染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比例和质量进一步提升。
总结与提示
艾滋病疫情在我国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但防控任务依然艰巨。未来,需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推动医防协同机制,重点防控性传播,同时关注青年和老年人群的感染风险,以实现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