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我国艾滋病疫情呈现地域分布不均、重点地区防控压力大的特点,西南省份、珠三角及部分中部城市为高流行区域。最新数据显示,云南、四川、广西、广东四省报告病例数占全国总量的42%,其中性传播途径占比超95%,农村地区老年感染者比例持续上升。
-
高流行区域特征
西南地区因边境线长、人口流动频繁,云南和广西的静脉吸毒传播历史遗留问题与性传播叠加;广东珠三角城市群外来务工人员密集,流动性强导致防控难度加大。四川凉山州等偏远地区仍存在母婴传播个案。 -
传播途径变化
男男性行为感染占比从2019年的23%升至2024年的34%,成为增速最快的传播方式。异性多性伴传播在农民工群体中较突出,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五年间增长近两倍。 -
低流行区新动态
东北三省年均增长率达8%,多源于晚发现病例;长三角地区通过扩大检测将新发感染率控制在0.5/10万以下,但留学生群体筛查阳性率较本地居民高3倍。 -
防控重点转移
高校聚集的一线城市推行匿名尿液自检包,检出率下降12%;西南地区推广暴露后72小时阻断药免费领取点,使高危行为后咨询率提升60%。
建议高危人群每3个月进行抗体检测,发生暴露后立即使用阻断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92%。目前全国98%的县级行政区已配备抗病毒治疗定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