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艾滋病是全球第4大致死传染病,仅次于新冠、结核和疟疾。每年新增约150万感染者,累计超4000万人携带HIV病毒,其中70%集中在非洲地区。以下是关键数据和分析:
-
全球疾病负担排名
•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艾滋病在传染病致死率中稳居前五
• 2023年导致约63万人死亡,较2004年峰值下降52%
• 仍是15-49岁青壮年群体的头号杀手 -
地域分布特征
• 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球新发感染数的55%
• 东南亚年新增病例超30万,主要来自注射吸毒和性传播
• 欧美发达国家通过PrEP药物使感染率下降27% -
防治进展与挑战
• "90-90-90"目标(90%患者知晓感染、90%获得治疗、90%病毒抑制)已在12国实现
• 长效注射型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将服药频率从每日1次降至每半年1次
• 耐药毒株在非洲多国出现,威胁治疗效果 -
重点人群感染风险
• 男男性行为者感染概率是普通人群28倍
• 性工作者及其客户的传播链占新发病例23%
• 静脉吸毒共用针具导致东欧地区感染率回升 -
中国疫情现状
• 现存感染者约125万,年增长率控制在3%以下
• 经输血传播连续7年零报告
• 老年男性群体感染率5年翻倍,主因是无保护商业性行为
虽然艾滋病已从"世纪瘟疫"转为可防可控的慢性病,但社会歧视、药物可及性和变异毒株仍是三大攻坚难点。建议高危人群每3个月进行HIV抗体检测,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成功率超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