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发布会传递出超预期的政策信号,核心亮点包括:中央财政加杠杆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史上最大规模化债措施启动、专项债与税收政策联动稳地产。 此次会议直面地方财政困境,释放了“中央兜底+市场化化解”的双轨思路,显著超出市场对政策力度与执行效率的预期。
地方债务风险缓释取得阶段性成果,1.2万亿元化债资金已安排到位,后续将“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债。这一举措直接缓解地方财政流动性压力,允许地方政府腾挪资源投入基建与民生领域。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大行补充核心资本,理论上可撬动数万亿信贷投放,形成“财政+金融”协同效应。房地产支持政策从保交楼延伸至土储专项债,配合结构性减税1.8万亿,多维度阻断行业下行趋势。
政策工具箱呈现三大突破:中央财政明确“较大举债空间”,赤字率提升具备弹性;化债规模或超10万亿,接近2015-2018年置换债峰值;民生领域定向加码,学生助困资金与设备更新税收优惠形成消费刺激闭环。市场反馈尤为积极,城投债信用利差当日收窄,反映出对政策落地的信心修复。
当前经济修复仍需政策持续发力,但财政从“救急”转向“治本”的路径已清晰。投资者可关注后续人大常委会审批进度及专项债投放领域,这些细节将决定政策红利的实际渗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