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两国于1950年4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这一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亚洲两大文明古国在现代国际关系中的首次正式合作。作为非社会主义国家中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国家,印度与中国的交往不仅奠定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更成为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的典范。
-
建交背景与意义
1950年建交时,中印两国均处于独立初期,面临相似的发展挑战。建交后,双方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为国际关系提供了新准则。印度总理尼赫鲁与***总理的互访(1954年)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使“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成为时代口号。 -
关系波折与恢复
1959年西藏问题及1962年边境冲突导致关系恶化,但1976年恢复互派大使后逐步回暖。1988年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访华成为转折点,双方同意“向前看”,推动边界问题与整体关系脱钩。 -
战略合作与多边协作
进入21世纪,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并在金砖国家、气候变化等全球议题中紧密合作。2025年建交75周年之际,两国领导人再次强调“龙象共舞”的共赢前景。
当前,中印作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主要经济体,合作潜力巨大。尽管存在分歧,但历史表明,通过对话与共同发展,两国完全有能力为亚洲乃至世界稳定繁荣作出更大贡献。未来,加强经贸互联、人文交流与战略互信将是关键。